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日发布消息,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。自7月1日起,在原有试点的7个省份、7家平台企业基础上,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、顺丰同城、滴滴货运、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。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通知,2026年,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,并将出行、即时配送、同城货运三个行业的平台企业总体纳入;2027年,探索将其他行业的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。
在数字经济浪潮下,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。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,既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认可,更是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,其意义远超简单的政策调整。
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,首要价值在于填补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空白。数据显示,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,其中外卖骑手日均配送里程超过50公里,网约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超10小时。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使他们面临极高的职业风险——某平台统计显示,骑手月均遭遇交通事故达3.7起。但传统工伤保险体系难以覆盖这些非标准劳动关系从业者,导致他们面临“受伤即失业”的困境。试点政策通过建立职业伤害认定和保障机制,为这些劳动者系上了一道“安全绳”,让劳动权益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,试点政策也在为新就业形态行业注入发展动能。当平台企业为从业者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成为刚性要求时,将倒逼企业优化用工模式,建立更稳定可持续的劳动关系。某头部外卖平台在试点城市推行业务外包转劳务派遣后,骑手流失率下降42%,用户投诉率降低31%。这说明健全的保障体系不仅能提升劳动者满意度,更能通过增强行业粘性形成良性循环,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。
从更深层次看,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。随着“互联网+”经济深度融入社会生产,传统基于工厂车间的保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。试点政策创造性地将职业伤害保障与劳动关系解绑,通过按单计费、按月结算的灵活方式,打破了地域、身份、时长的限制。这种制度创新既保留了社保的普惠性,又兼顾了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,为解决类似群体保障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经验。(童方萍)
中金汇融-中金汇融官网-线上配资股票-全国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